專家探析我國石墨產業發展規劃
專(zhuan) 家探析我國石墨產(chan) 業(ye) 發展規劃
2011-05-04
石墨是一種戰略資源,素有“黑金子”的美稱。它不僅(jin) 普遍應用於(yu) 一般工業(ye) 和消費領域,還廣泛用於(yu) 一些特殊的工業(ye) 領域。在發達國家,石墨產(chan) 品已作為(wei) 新能源材料技術的代表。
我國石墨礦儲(chu) 量占世界總儲(chu) 量的75%,生產(chan) 量占世界總產(chan) 量的72%,與(yu) 稀土一樣,石墨是我國少有的幾種具有國際競爭(zheng) 優(you) 勢的礦產(chan) 之一。然而,由於(yu) 缺乏宏觀管理,我國石墨產(chan) 業(ye) 正麵臨(lin) 和稀土一樣的命運。
石墨:稀土第二?
和此前的稀土產(chan) 業(ye) 一樣,我國石墨產(chan) 業(ye) 的低端化無序開發正嚴(yan) 重影響資源保護和產(chan) 業(ye) 升級。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和新材料、新能源產(chan) 業(ye) 的不斷推進,具有戰略意義(yi) 的石墨產(chan) 業(ye) 正麵臨(lin) 和稀土一樣的命運,主要表現在:
行業(ye) 門檻低;生產(chan) 供大於(yu) 求,市場無序競爭(zheng) ,石墨當煤賣、壓價(jia) 競銷;產(chan) 品附加值低,產(chan) 業(ye) 低端化,產(chan) 業(ye) 鏈條深度不夠;礦產(chan) 資源利用率低,重複建設嚴(yan) 重,亂(luan) 采濫挖,開采和加工呈現無序化狀態;產(chan) 業(ye) 集中度低,缺乏統一規劃和監管,主產(chan) 區間競爭(zheng) 不斷加劇,缺乏有號召力的龍頭企業(ye) ,企業(ye) 普遍經營規模小;科技投入少,技術創新能力不足,高科技應用產(chan) 品開發緩慢;環保壓力大,全國範圍內(nei) 大量存在的“小、土、散、亂(luan) ”生產(chan) 、加工狀況,對土地、水和空氣的汙染嚴(yan) 重。
與(yu) 我國對石墨資源過度開采形成鮮明對照的是,韓國封存本國的資源不開采,趁我國產(chan) 品低價(jia) 競銷之機大量進口,日本每年從(cong) 我國進口大量石墨沉入海底作戰略儲(chu) 備,美國對本國的石墨資源進行了立法保護。目前隻有發展中國家如印度、斯裏蘭(lan) 卡、巴西等國在開采,馬達加斯加的石墨礦產(chan) 幾乎全部被美國壟斷。海關(guan) 統計數據顯示,日本、韓國、美國是中國最大的石墨貿易夥(huo) 伴,2009年的進口量分別占中國總出口量的32.6%、14.3%、10.5%。
日本和韓國從(cong) 我國進口大量石墨原材料,每噸價(jia) 格隻有幾千元,經過其提純加工再出口到中國,每噸價(jia) 格達到10~20萬(wan) 元。以天然石墨為(wei) 例,我國出口日本價(jia) 格僅(jin) 每噸326美元,而我國要從(cong) 日本以每噸超過1.1萬(wan) 美元的價(jia) 格進口高端石墨。從(cong) 中國與(yu) 日本進出口石墨的價(jia) 格和總量對比可以發現,中國以極低的價(jia) 格把大量的天然石墨產(chan) 品出口到日本,日本再以超過30倍的價(jia) 格返銷中國。
究其原因:缺乏宏觀管理
石墨產(chan) 業(ye) 的低出高進,折射出的是技術滯後,暴露出的則是缺乏宏觀管理。長期以來,國家對石墨資源的管理沒有納入一個(ge) 規範化的渠道,主產(chan) 區各自為(wei) 政,礦山開采無序,宏觀管理失控。
目前,國內(nei) 許多地方還將找礦、開采石墨資源作為(wei) 本地區經濟的增長點;在石墨蘊藏大省,從(cong) 國家到鄉(xiang) 村個(ge) 人,各種各類的石墨開采和加工企業(ye) 多如牛毛,卻大多停留在采選生產(chan) 初級原料階段,石墨產(chan) 品的質量、技術水平均較為(wei) 落後,以致形成資源浪費、環境汙染、效益低下等怪圈,而資金匱乏、信息閉塞、人才缺乏、工藝及產(chan) 品研發能力低下亦是國內(nei) 石墨企業(ye) 的致命傷(shang) ,許多石墨企業(ye) 都處於(yu) 虧(kui) 損狀態,而石墨行業(ye) 效益下滑又使生產(chan) 環境進一步惡化,資源更嚴(yan) 重浪費。
其實,石墨行業(ye) 暴露出的問題早已引起國家相關(guan) 部門的高度重視,如2005年國家取消石墨出口退稅政策,2006年起改為(wei) 加征10%的出口關(guan) 稅,2007年7月又將關(guan) 稅率提高到20%,同時在環保上也加大了執法力度。但由於(yu) 整個(ge) 石墨行業(ye) 缺乏統一的發展規劃和監管體(ti) 係,礦山開采無序、宏觀管理失控等主要問題並沒有得到較大扭轉。
促進石墨行業(ye) 健康發展
筆者建議,必須從(cong) 宏觀上解決(jue) 我國石墨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問題,促進石墨行業(ye) 健康發展,可以采取如下措施:
一是國家層麵進行產(chan) 業(ye) 整體(ti) 規劃,控製石墨產(chan) 量規模。石墨用途日趨廣泛,用量不斷增加,作為(wei) 儲(chu) 量和產(chan) 量的第一大國,在深化出口管理和價(jia) 格監督的基礎上,隻要控製石墨原礦開采量,石墨價(jia) 格就可以成倍增長。
二是加強行業(ye) 管理,製定高的石墨企業(ye) 進入門檻和低的石墨企業(ye) 退出門檻,限製石墨初級加工或低技術發展,堅決(jue) 淘汰小的、工藝落後的采選和加工企業(ye) 。
三是製訂《石墨工業(ye) 汙染物排放標準》,該標準適用於(yu) 中國境內(nei) 從(cong) 事石墨礦山開采至石墨生產(chan) 的各種規模特征生產(chan) 工藝和裝置的水、廢氣汙染物排放管理,以及石墨工業(ye)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(jia) 、設計和竣工驗收。
四是通過調整稅收政策鼓勵企業(ye) 以科技為(wei) 先導,加大投入,內(nei) 引外聯,促進科工貿結合,引入科研力量及先進的精加工技術,調整產(chan) 品結構,延伸產(chan) 品鏈,增加科技附加值。
五是將石墨資源列入國家保護性開采特殊礦種,統一實施采礦權有償(chang) 使用製度;上調石墨礦原礦資源稅稅額標準;加強稅費調節,在配額內(nei) 開采正常收繳,超過配額累進加價(jia) 。
六是設立石墨產(chan) 業(ye) 發展基金。由全國“六大”石墨生產(chan) 加工基地城市財政從(cong) 每年石墨產(chan) 業(ye) 收益中拿出1%,國家財政給予配套補貼,共同設立石墨產(chan) 業(ye) 發展基金,支持石墨基礎理論研究和高新技術應用產(chan) 品的研發;也可通過基金進行全球石墨深加工技術招標,利用國內(nei) 外科研機構力量,拉長國內(nei) 石墨產(chan) 業(ye) 鏈,實現高加工度化與(yu) 技術集約化。
七是提高石墨產(chan) 業(ye) 集中度,走企業(ye) 整合的道路。組建大型石墨企業(ye) 集團,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優(you) 勢向經濟優(you) 勢的轉化,並以此為(wei) 基礎帶動一批優(you) 質企業(ye) 的成長,形成具有較大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的石墨產(chan) 業(ye) 密集帶,帶動相關(guan) 配套產(chan) 業(ye) 群體(ti) 發展。